五四青年节-《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杂谈
本文最后更新于 15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比如为什么网上喷子那么多,为什么网络越来越低质,谣言满天飞,等等等等。但坏消息是b站好像也发现了这个流量密码,他们在五四青年节发的公益广告,也批判了很多互联网现象,譬如造谣搞男女对立煽动仇恨,等等等等。并呼吁大家追求五四精神,坚持理性思考。

我觉得这个公益广告挺有意义的,顺着这个流量密码谈谈网络现状。

只能说明网络环境确实太恶劣了,大家都在关注这个事,而且我虽然把这个议题讲了蛮多次,但其实我都讲了不同的书,讲的书是幻象,这次没什么社会热点事件,我就看了一本理论性比较强的书,叫《打破社交媒体棱镜-寻找网络政治激化的根源》。

很多人可能以为互联网恶臭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但事实上,最近这些年全世界的网络都很分裂,戾气都很重,美国尤其严重,简直是我们的体验服,作者做了大量实验,给了我全新的思考视角,但他讲的都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问题啊,可能对于不熟悉美国政治的中国读者来说很枯燥,但如果你对这个议题特别感兴趣,就可以去读一读,因为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对立,完全可以转换成国内的男女对立,粉红和反贼对立,不同游戏玩家对立,梅西c罗粉丝对立,爱猫狗人士和恨猫狗人士对立等等等等,,所以我觉得读起来挺有意思,我们先谈谈美国是什么情况,共和党和民主党是那边主要的两个政党,有个美国国家选举研究的机。每年都会找人提问,如果你的孩子决定嫁给对方党的成员,你是否会感到不满,在1960年只有5%的共和党人和4%的民主党人感到不满,2010年27%的共和党人和20%的民主党人感到不满,2018年50%的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都感到不满。

也就是说,以前分歧没那么大的两党,现在变得都非常仇恨对方,矛盾大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每天在网上激情互喷,于是出现了一种论调,认为这是科技巨头们导致的,不管是推特脸书还是谷歌,都用算法推荐和你世界观一致的内容,譬如根据统计,两党成员在脸书发布的内容只有1/4被对方看到,算法排除了两方互动的可能性,使得大家的偏见越来越重。

中国互联网同理,有些社交媒体不停给女性推男人是怎样迫害女人的,又不停给男性推高彩礼新闻,以论证女性是怎样贪婪的,导致男女矛盾越来越大,

美国人把这个现象称之为回声式或者过滤炮,当然对中国网民来说,更熟悉的名字是信息茧房,这些明明都是工程师改几行代码就能解决的问题,但互联网巨头为了利润就是不解决,因为这样可以提升用户的活跃度,于是美国一些知识分子就开始呼吁大家抵制网络社交平台,事实真是如此吗,作者做了一些实验,证明了人们越来越极端确实是社交平台造成的,但跟信息茧房关系不大,反而走出信息检防可能更加危险。

他们首先招募了1000多个人,通过一系列问题调查,清楚了对方的政治信念,然后搞了两个网络机器人账号,一个天天转发共和党媒体或大v发的信息,一个天天转发民主党媒体或大v发的信息,每小时都转发一条,24小时不间断,接着让那些共和党收视者关注民主党机器人,民主党收视者关注共和党机器人,这个概念就相当于让一个中国人口吧的人天天逛航空母舰吧,航吧的人天天逛人口吧,让女权人士天天逛孙孝川吧,让男权人士天天看杨幂等大v或者豆瓣女权小组,接着看看他们走出信息茧房后会发生什么事。

实验当然没这么简单,譬如说很有可能人家关注了机器人账号,但根本不看他转发的消息,或是压根就不打开APP,所以机器人有时候会转发可爱的动物,但过后就会删除,只要受试者能成功指认出转发过的动物,就能额外得到18美元报酬,而且为了防止大家故意表现,招募受试者时的说法和实验目的差异很大,还会让机器人提前发几天自然景观的图片隐藏计划,总之营造了一个相对理想的实验状态啊,一个月后,结果出来了,不管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他们走出信息茧房后,都没有变得更温和,反而更加强化了他们既有的观点。

为了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实验团队后续走访了大量受试者。

比如说有个63岁的妇女,她玩社交媒体只是为了和孙辈们保持联系,顺便看看烹饪食谱之类的,实验之前她自诩为中间派,对政治有着厌恶情绪,在生活中也总是回避政治话题,他投票给民主党属于那种不太热心的民主党人,甚至他对很多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共和党的政治主张是重合的但在关注共和党继承人一个月后,他变成了非常坚定的民主党人,并声称自己的观点和共和党完全不同,怎么回事呢,答案很简单,这个妇女看到了很多针对民主党人的人身攻击,此前她虽然待在信息茧房中,但也不全是坏事,因为这些攻击也一并被屏蔽了,可一旦走出茧房,她就意识到场战争正在进行,而且他必须选边战,对立党派的攻击让他休眠的政治身份觉醒了,很多不太热心政治的受试者都出现了和他一模一样的情况。

还有一个40岁的妇女,原本就是非常热衷于政治的共和党人,一年就发2000条推文,大部分都是关于实事的,加入实验以后,他天天在机器人转发的消息底下喷机器人,不用说他的立场变得更加极端了,他不是逐渐意识到一场战争正在进行,反而他认为自己就是赶到战场上的将军,有义务要带领己方取得胜利,对于这种立场本就极端的人来说,走出茧房只会让我们和他们之间看起来差异更大。

其实这也与我自己的感受相当,我常年网上冲浪,是最不易被困在信息茧房中的,我也经常观察那些我讨厌的群体,上他们的社区中,,看他们之间相互交流,果不其然,每次看完都只会让我变得更加讨厌这群人,而这种现象与身份认同高度相关,身份认同决定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并不是信息茧房塑造了我们的政治信念。而是我们的政治信念一开始就决定了我们和谁建立联系,社交媒体的设计机制则会加速这个过程,在现实中,我们会用非常多的线索解读别人,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等,所以你很难,隐藏你的某些方面,突出其他方面的能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是一个精神世界很丰富的人,但你在现实中很害羞,唯唯诺诺,别人只会觉得你社恐,还不会觉得你有内涵,可是社交媒体不一样,它可以让人展示精心策划的自我,有人在上面展示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也有人保持完全匿名,虽然很少有人选择站在天平两端,大多数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平衡,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在社交媒体上呈现的是现在这种版本呢,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已经表明,我们会认同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身份,回避那些让我们感觉到羞耻或尴尬的身份,所以我们会不自觉的耗费很多不合理的精力,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呈现不同版本的自己,你找出哪些版本行得通,而社交媒体刚好完美契合了我们这个需求,他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通过别人的反馈来监控自己,有一项研究中的每个受试者都认为,只要自己发布的帖子收到了朋友大量评论或回复,他们就会体验到更积极的情绪。

还有神经科学家招募青少年,让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机里面浏览Instagram,只要浏览了被其他用户大量点赞的帖子,就会在奖赏处理社会认知模仿和注意力相关神经区域表现出更强的活动,也就是说,那种完全不在意别人评论和点赞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几乎不存在。

但网民这么多,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当大v,收获这种正反馈的,大部分普通人更有可能在朋友圈精心编撰一大堆文字,发出去后根本没人鸟自己,于是另一条路径出现了,很多人会寻求成为各种社会团体的成员,因为这可以提供他们无法靠自己获得的自尊,我们与他人联系时,就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还会认为那些团体之外的人能力不足道德水平低下,通过划分出我们和他们的边界而产生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也满足了对地位的内在需求,也就是说,社交媒体的设计机制让我们倾向于追求地位抱团,而互联网环境恶化的原因就是出没于社交媒体上的极端派,大量观察这类网络极端派后,就会发现,这些人都有统一的特征,他们都是社会边缘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极端言论,可以帮助他们宣泄应对社会孤立,而且还会给他们一种强大的地位感,也就是说,很多极端派根本不是为了表达或者寻求共识,而是为了制造混乱,因为只要有影响他人的能力,无论这种影响多么不自然,持续时间多么短,对于那些无法控制自己生活的人来说,都是有价值的,他们甚至会故意散播虚假信息,目的只是为了看到整个系统都受到影响,现在有些网友炒急眼了,会说对方生活不如意,但事实告诉我们,那些网上的键盘侠生活确实不如意。

我们还发现很多极端派都会打配合,譬如他们内部会有一份名单,所有名单上的人都承诺互相关注,并且他们会串通联合,在网络上对持有相反观点的人发动协调一致的攻击,相互为那些攻击话语点赞,这可以让他们觉得彼此之间联系更紧密,而且他们还会采取越来越极端的立场,譬如攻击己方的温和派,用清理门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该事业的忠诚,这些操作啊,说实话大家经常网上冲浪的话,应该都见,怪不怪了,由于这些极端派大部分时候都是在跟相同极端的人互动,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就会产生一致同意谬误现象,也就是说,他们会认为大部分人都认同他们那些极端的观点,再加上他们战斗的对象也经常是对方阵营里最极端的成员,这就导致互联网上极端主义变得正常化了,因为大家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我们就降低了对极端言论的敏感度,这时候有个温和派出来说两句,还会被扣一个理中客的帽子,这词原本的含义是理性,中立,客观。但在中国互联网极端派的冲击下,现在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贬义词。

还有人总是引用鲁迅的话。说一间屋子你要开窗,就要主张拆掉屋顶,大家就愿意开窗了,然后说什么矫枉必须过正之类的。用这种话给自己的极端言论套盾,实际上说这话是当时正在搞新文化运动,晚年鲁迅形容自己是横站的,因为他虽然是左翼文学领袖,但经常被左派围攻,一边正面与右翼文人论战,一边提防同一银垒中的人腹背受敌,所以他只能横着站,极端派要套盾之前,起码先搞清楚这些事实。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互联网上极端派这么多呢?答案是极端派根本就不多,PU研究中心有一份报告显示,频繁发布政治推文的用户仅占6%,而这6%的人发布了全部推文的20%以及全部政治推文的73%,没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沉默的温和派,可社交媒体几乎完全被声音最大的那群键盘侠占据着。

那问题又来了,为何那些温和派喜欢沉默呢,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

第一温和派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被骚扰,根据调查,在网上温和派受到骚扰的可能性比极端派高出40%,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你在网上看到一个攻击性拉满满嘴黑话的极端分子,你一定是不想招惹他的,而那些立场看起来并不强硬的人,就经常会被对方的极端派攻击;

第二温和派有很多后顾之忧,前面说了,极端派往往在生活中缺乏地位感,而温和派是正好相反的,他们会认为在网上发布信息风险高于价值。在网上发言很可能引得你的亲友和同事不满,我就有个好友在朋友圈骂女权,结果当天晚上我逛豆瓣找书时发现他的朋友圈居然被挂上去了,显然是他好友列表中看不惯他言论的女性挂的,所以有种种后顾之忧的温和派都会隐藏自己的观点;

第三温和派消失了。根据一项2019年的调查,有46%的成年社交媒体用户表示,他们对政治帖子和讨论的数量感到疲惫不堪,这些人渐渐退出了舆论场,把精力拿去做别的事了

就算想争论,极端派的阵营也显得像是铁板一块,毫不退让又毫不讲理,而正因为他们什么手段都会用,还被称之为阶段派,譬如在中文互联网,阶段派喜欢开合意见不同者,挖人家身份证信息住址等等,所以挑战阶段派极有可能反噬温和派自身,因此温和派索性就退出讨论了,所以社交媒体就成为了一个大型棱镜,人们要么变得更加极端,要么变得更加沉默。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弥合大家的分歧呢,当然也有,只要出现一个完美的敌人就可以了。

2020年疫情在美国大流行,夺取了很多生命,大量公司也倒闭了,数亿美国人居家隔离,结果民主党和共和党突然就达成了强烈的共识,96%的共和党人和94%的民主党人对特朗普关闭国界的决定表示支持,还有一项调查,在2018年有62%的受试者把美国描述为非常分裂,但在2020年新冠疫情流行后,这个比例降到了22%,这也与我的感受相符,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2020年疫情时,我们的网民也是异常团结,巨大的危机可以为各方提供按下重启按钮的机会,二战结束后的10年,世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合作与繁荣,很多学者也认为,以前共和党和民主党没这么分裂,是因为美国和苏联一直冷战,抑制着美国的政治激化,但疫情带来的团结只维持了几个月,到了夏天,这个脆弱的共识又破裂了,共和党和民主党又开始在网上吵了起来,而且这次还增添了新的要素,有些地方计划重新开放经济,民主党权威警告说,第二波感染会比第一波更严重,共和党则表示治疗方法不应该比疾病更糟糕,过高的失业率,自杀人数很可能超过感染人数,也就是说,社交媒体能力仍然强大,卸载软件也行不通。

美国曾经发起过好几场卸载社交媒体的运动,但跟踪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卸载的人最后又重新下了回来,我们的现代生活已经无法离开这些APP了,所以这个巨大的极端主义加速器可能会永远笼罩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至此,这本书的观点到这已经差不多讲完了。

我觉得分析的还是很精辟的,那对于这种恶劣的网络环境,有没有什么破解方法呢?

作者确实提出了方法,但我觉得这个建议特别拉胯,简而言之,他号召温和派不要因为厌恶冲突而离开社交媒体,而是应该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去综合那些极端言论,因为社交媒体能进造成的扭曲,正是通过那些沉默的温和派来完成的,因为他们沉默,才让极端声音结识了公共对话,可是前面咱们也说过结论了,温和派最容易两头讨打,作者最后这个建议确实太理想化了,可这不代表这个事没有意义,就像b站这个公益广告的倡议一样,如果温和派总是不站出来,这个互联网就废了,所以在我呼吁温和派站出来的同时,也有几个比较可能实用的建议:

第一就是我们要把想法置于身份之前,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社交媒体的名字简介中有没有很强烈的身份信息,如果有的话最好别带;

第二在你投入一场舆论战之前,你也可以问问自己真正的动机是什么,如果你只是想通过击败对手来赢得地位,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这做不到,因为你吸引到的只是一些极端派,他们的心态这个视频中也分析过了,他们对你的追捧有用吗,他们的核心诉求也是追求地位,你只是一个传声筒,你不可能赢得对方尊重,因为我们永远无法通过争辩来赢得争辩,反而你的言论只会助长大众对你们阵营的刻板印象,就像那些天天骂所有男性的极端女权,损害的是所有普通女性的利益,反之亦然,但如果你的目的就是想要说服,对立群体可以考虑一下说服的方式是不是符合对方价值观的。有个这样的实验,譬如美国的自由派不喜欢增加军费开支,研究团队这样说服他们兵役可以帮助穷人和弱势群体获得与富裕的美国人平等的地位,因为这个论点强调了公平这种自由派的价值观,他们就认同增加军费开支了。还有一项研究呢,通过软件计算出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互相给对方的意见领袖推文点喜欢的次数,也就是说,最能获得对方阵营的人尊重的是哪些人呢,答案并不令人意外,是那些经常对己方阵营持有批判态度的意见领袖,

第三个建议是,我们在批判别人之前,要先学会自我批判,这些建议虽然好,但执行起来很有挑战性,它要你时时刻刻保持理性思考,远不如极端省心,极端也非常具有诱惑力,它确定性强,简单易辨识,不用经受自我怀疑,也不用根据路况调整方向,所以当一个理中客,比当一个极端派难多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想努力成为一个理中客,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最后,新青年们青年节快乐,共勉。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